在中國,汽車還是屬于家庭財產中的大件,大多數(shù)人對買車比較慎重,買到車后也比較珍視,各種裝飾、掛件、打蠟、拋光,只要是聽到別人說過的,自己家的車如果沒做,心里就不踏實。除了剛才說的那些車的“面子”問題,還有一件事讓很多人比較糾結,那就是底盤裝甲。有人說沒用,理由是那東西其實就是瀝青油,原廠已已經做過底盤防銹了,沒有必要再做。有人說有用,理由則羅列一堆,如隔音、防腐蝕、防石擊、隔熱、防托底等等。那么,底盤裝甲要不要做,下面我給大家分析一下:對我自己來說,我選擇不做。為什么?生活在海邊附近需要做下。第一,現(xiàn)在的車一般在出廠時就自帶有底盤裝甲,在制作過程中就已做了防銹的處理,除了底盤以外,全車的導水槽也一般會特別做防銹處理,所以,如果你在提車時,看到汽車的底盤上果有一層表面毛糙的塑膠粘在車底,按壓有柔性,說明是做過防護,這樣的車基本上就不用再做處理了,而現(xiàn)在絕大多數(shù)車都會做一些底盤處理。第二,現(xiàn)在家庭用車一般都是5、6年左右更換一次,而且平時使用頻率也不會很高,基本上就是市區(qū)代步上下步,假期偶爾出游。一般賣出去的時候,頂多也就跑了七八萬公里左右。對于這種用車需求來說,一般原廠自帶的底盤裝甲足夠應付了,再做裝甲就是多此一舉了。很多跑了快十年的小車,那會還沒什么底盤裝甲的概念不照樣還跑得好好地。第三,底盤裝甲更多的作用只是防銹,原廠的處理就足夠了。對于網上流傳的那些所謂能隔音、防石擊、防托底等等功能其實都只是一種理想的臆想。一般的小石子、小刮擦、有沒有底盤裝甲其實沒有什么區(qū)別,但真有大的托底和撞擊,你能指望底盤裝甲能保護底盤不受傷?至于隔音,我覺得更是好笑了,真正的隔音是需要廠家在生產車輛時做全方位設計的,包括隔音棉、車門板、車型流線設計等等,你說要是底盤裝甲真的能隔音,那是不是一般10萬的小車搞個底盤裝甲就能達到50萬豪車的隔音效果呢?實在上,在汽車消費已經十分發(fā)達的歐美國家,基本上除了汽車發(fā)燒友之外,普通消費者都是不會在自己車上再額外動手術的,因為車子實在便宜,也沒打算用多久,很多人買的還是二手車,誰會費時費錢的做些累贅的事情呢?我有次到美國出差,親眼見到很多老外把車就外咖啡店外一扔,窗子都不關就直接去喝咖啡了,其他的就甭說了。當然,如果你生活的地方經常需要走一些爛路,或者常年待在海邊潮濕多鹽的環(huán)境中,那做一下底盤裝甲還說得過去。否則,真的是花了筆冤枉錢買一個心理安慰罷了。